第2909章 东海四国海战,援军至海战启(中)
第2905章:东海四国海战,援军至海战启(中)
朱棣‘巷战’的指令一出,包括常遇春、常茂在内的所有将领都惊呆了,他们虽知道朱棣只是想借巷战来拖延时间,但怎么也没想到朱棣会为了这一战做到这种地步。
朱棣不怕冒险,但众将却不愿意朱棣冒这么大的险,所以纷纷进言表示反对,而常遇春更是直接跪下,义正严词的反对道:
“万万不可啊主公,此时若是退入赣榆城,一旦周瑜围城的话,我军就退无可退了,一旦我军伤亡殆尽的话,主公您可就落入周瑜之手了,到时大明将亡啊。”
“是啊主公,就算无法重创周瑜,我军也依旧能和秦军周旋,可主公一旦落入周瑜之手,我军将不败而败啊。”常茂也劝道。
朱棣虽不是朱元璋唯一的儿子,但毫不客气的说,他一旦死了,或是落入秦军之手的话,在如今这种情况下,大明根本没人能接替他成为新明王。
看着纷纷反对自己的众将,朱棣不但没有丝毫不满,心中反而充满了感动,因为他们都是为了自己好,都是忠臣。
朱棣自然也知道他战死,或是被生擒,一定程度上就等於大明亡国,朱家内部也没有人能代替他,但面对周瑜这种近乎无解对手,想不冒险就赢根本是不可能的。
西线的曹军已被秦军全方位压制,东线的明军的处境也好不了多少,唯有重创周瑜的水军才能扳回一局。
周瑜不知道的是,正是因为他的小心谨慎,耽误了时间,反而让朱棣抢占了先机。
毕竟朱棣明知危险,却还是以身犯险,引周瑜率军而来围杀他,这自然会让周瑜担心赣榆城内有陷阱。
面对这样的三个对手,即便强如焦莫往也扛不住,与之激战一百三十回合已是极限,若不是有敖申和王重师及时支援的话,他的伤势肯定会进一步加重。
看着远处的明军方阵,周瑜思索一番后,下令道:“将伤兵先运回船上还有注意警惕,以防止朱棣跑路……”
秦军没有占领赣榆的原因有二:
一是周瑜的目标只有朱棣。
王师重是晚唐时期后梁猛将,其勇猛冠绝於一时,且沉稳大度,临事有权变。
随着天色渐亮,外派的秦军探哨,却发现了敌方水军的踪迹。
焦莫往一脸意外的说道,而听到他这番话后,在场的部分将领这才反应过来,己方竟然没有趁着赣榆是空城时将其占领。
对於周瑜来说,真正有价值的从来都不是赣榆城,哪怕将东海郡都算上,也远远比不上一个朱棣呀,所以占不占领赣榆自然也就无所谓了。
他明知水军上岸会战力大减,却还坚持打这一仗,是因为他的目标从一开始就不是城池,而是朱棣这个人。
所以,哪怕秦明两军已经在赣榆地界大战了一天,秦军明明有多余的兵力,周瑜也没有派人去接守赣榆这座空城。
虽说明军也在城内,朱棣要是真用火攻,那也是先烧自己,但天知道朱棣有没有提前挖好隧道?所以还是小心为上。
面对突如其来的明军援军,在场众秦将纷纷大惊失色,毕竟明军尚有一千七,显然难以在一个时辰内将其全歼。
周瑜并没有猜错,赣榆城内确实有陷阱,但却不是烈火焚城,而没有乘机占领赣榆的举动,也将成为他在这一战中最为后悔的决定。
现在朱棣还有选择冒不冒险的权利,若是再不赌命拚上一把的话,一旦局势再度恶化,他连冒险的权利都不会再有了。
可面对周瑜这样的对手,若连置之死地都做不到,又岂能取胜?”
此问一出,在场大多数将领都露出茫然之色,而朱棣则继续道:“周瑜军数量虽多,但战力却比我军要弱很多,就是因为我军有退路,心存侥幸,所以反而无法死战。
毕竟朱棣的身份并不只是将领,还有君王,他一人身系整个大明的安危啊。
秦军并不怕明军撤退,因为秦军还有两千骑兵,而明军两条腿跑的再快,也显然跑不过四条腿的骑兵。
一念至此,包括周瑜在内的所有秦军将领都陷入沉默,显然这一战的代价之大将会超出所有人的预料,但只要能拿下朱棣那就是值得的。
“大都督,快看啊,明军向赣榆方向撤退了。”
唯有周瑜一脸复杂的看着朱棣撤退的方向,他知道朱棣这是想利用巷战来拖延时间,但还是不禁为朱棣破釜沉舟、孤注一掷的勇气而感到敬佩。
秦军水军总人数虽有十五万大军,但其中近半都是训练了不过两年,没有任何实战经验的新兵,真正可堪一用的只有随他出战的八万水军。
王师重基武103,综合战力不比敖申弱,他算是周瑜隐藏的一个后手,但就算加上他,秦军的将领阵容还是不如明军。
“报……启禀大都督,南方发现敌军大量战船,最多不过一个时辰就能抵达赣榆城。”
秦军真正怕的只是朱棣一个人跑掉,可朱棣要是逃入赣榆城内的话,一旦秦军围城,朱棣就是想跑都跑不掉了。
听到周瑜此言,焦莫往第一个站了出来,说道:“大都督,我军伤亡虽大,但只要能够生擒,或是斩杀朱棣,这样牺牲就是值得的,况且打仗又哪有不死人的呀。”
明宋水军为了尽快救援朱棣,全速航行之下,竟将抵达时间提前了足足两个时辰。
另一边,听到手下的汇报伤亡数字后,周瑜的脸色顿时变得一片铁青。